以及胡鑫宇最后一段生命轨迹。
我是在家人群的推送里看完的案件发布会,自杀的说法已成定论。
【资料图】
退出来,群内各路家长们对胡父胡母的共情正值顶峰。很眼熟的一套说辞:怎么不想想爹妈,多不负责的选择,可怜了父母。
而群中做孩子的都 be like:
无所谓,反正这件事的讽刺性,也不差这一星半点儿了。从生前 " 无人问津 ",到死后全国搜寻。
从父母哭天抢地要公道,到家人 " 不愿透露(胡给家人打的)电话内容。"
到头来要被指责的,还得是胡鑫宇本宇。没想到大招还在后面。
翌日,无数媒体转发了一封来自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的信,题为《胡鑫宇请给心理指导师五分钟》。
信的内容,大伙过一眼,也就过一眼就好,看多了我怕你也难受。
通文意思大致就是——胡鑫,我知道你心理有问题,但你先别心理有问题。
如此一劝,即便没问题的也很难不出问题。
恕我直言。若胡鑫宇案非要以 " 他杀 " 结论。
那凶手,是对忽视心理问题的自大成年人,也是以惺惺作态当关怀的 " 专家 " 们。
我从不怀疑丧子之痛的真切,也懒得揣测 " 五分钟 " 背后的用心。
只是你不杀伯仁,伯仁却因你而死。
如果胡鑫宇之案真切打痛了你,比起去指责逝者,倒不如仔细想想逝者为何逝去。
《五分钟》之可笑,便是最好的范本。
这封信,可谓心理辅导大忌的集大成者。不长,但把雷踩了个全。
点点肢解开,便仿佛看见一幅又一幅青少年求助无门的浮世绘。
开篇很妙——
上来便把 " 人间值得 " 与 " 活着的意义 " 定义为阖家团圆,不负爹妈。同那些听闻是自杀就开始责怪孩子不懂事的家长其实是一个论调,只不过换了张矫揉造作的皮。
有一种不管你死活的妙。
为什么这种话语之于孩子无效?
因为它背后透着的逻辑,是父母的天然无辜,正确。
好像孩子只要活着,家庭便注定是幸福的。
但就我浅薄的见识而言,十个想死的孩子,九个后面有着一个地狱般的家庭氛围。
且大多数时候,这种氛围地狱就地狱在,只有孩子在感受,也只有孩子感受得到。
实话就是,非但父母不可能天然无辜,父爱母爱这种东西,都未必天然存在。
极端一些的,家长完全可能是孩子世界的直接施暴者。
《何以为家》中,将父母告上法庭的十二岁男孩赞恩,便是例证。
他的父母,能毫无动容地将女儿卖给暴力商贩做童养媳。间接导致了赞恩妹妹最终的惨死。
在这场特殊的庭审上,父母为自己做的辩护是,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,他们已然竭尽全力。
这种论调我也实在熟悉。多少离去的青少年,身后有一对反复强调 " 我尽力了 " 的父母?
放在叙利亚是战火纷飞的极端环境,放在我们身边,它也可以是永远停不下的工作,永远不着家的身影。
父母的 " 我尽力了 ",是谎言吗?
也未必。
可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,不是因你主观感到 " 尽力 " 便能存在。
它有着清晰明确的客观标准,需要陪伴,需要引导,需要重视。
如果你的尽力都不足以给予孩子一个符合标准的成长环境。
那便好好思考一下《何以为家》中,赞恩代替孩子们发出的那句诘问——
不养,何生?
如此极端的家庭环境下,孩子若是起了轻生的念头,还去大谈 " 你甜美的微笑就是父母的骄傲 "。便是为 " 死亡 " 按下 " 一键加速 " 罢。
当然,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状况。便是父母给予了关注,给予了重视,也确实深爱孩子,却永远学不会视孩子为个体去理解尊重。
简言之就是,你的痛苦不是痛苦,我为你设想的痛苦,才是真的痛苦。
典例,《小欢喜》中的乔英子与妈妈宋倩。
宋倩看似尽到一个母亲应尽的一切职责,搬学区房,照顾饮食起居,督促功课,在孩子最关键的一年提供她能想到的一切帮助。
却就是不愿理解一下英子对天文的热爱,执拗地不允许女儿选择最心爱的大学。
现实中,这类型的父母口头禅大约是:" 我是过来人,我是为你好 ",以及那句典中典——" 听妈的,妈不会害你。"
这种动辄拿母职施压的强迫,终究是感动了自己,窒息了孩子。
所以乔英子最终彻夜失眠,深陷抑郁,爬上了河堤。
与这类意欲轻生的孩子聊父母,大概率同上一样,不过是加速死亡的进程。
因孩子若长期饱受与父母争夺生活控制权之苦,在最绝望之时,很易萌发出以死去证明父母错误的心思。
心理咨询师陈瑜曾在《少年发声》一书中记录过这样一位意欲轻生的少女心声:
这种 " 以死明志 " 的心态,在轻生的孩子中其实并不少见。如果知道自己走后,父母的生活将是 " 暗无天日 ",那完全正中下怀。
" 想想父母 " 这种话,改变不了这些孩子的结局,至多只会让他们的离去带上一丝歉疚与更多决绝。让以爱为名的纠葛与捆绑,缠绕至他们生命的最后。
说到底,面对任何一个有轻生念头的孩子大谈父母,倒不如轻声问一句:
" 你的父母,对你好吗?"
来到第二段,较长,我们先摘前半段——这段话之假大空,令人叹为观止。通篇唯一值得肯定的一句,大约是" 你并不是想要结束生命,而是想要结束痛苦。"
但后续提供的方法论,却激起了我一个社畜的 ptsd。
空口便许诺未来得不到的重视都会得到,保证痛苦只有高中三年时间。
没有一点儿针对当下的提议,没有一点具体的措施。
这不是画饼是什么?
这类张口便来的 " 未来就会好 ",实则是成年人最不责任的话术罢。
短期无用,长期有害。
无用在于,已动死念的孩子,其痛苦就犹如没有一滴水在沙漠中跋涉,早已濒临渴死。
你告诉他穿越沙漠便是绿洲,对他没有任何效用。
因为他早不相信自己还能穿得过去。
胡鑫宇笔记本你需要做的,是告知他具体的穿越方式,或干脆直接为他带来水源。
而这要求的,是对他那一片沙漠为何形成,有十足透彻的了解。
并不是一个 " 专家 " 借由新闻消息的三言两语便能给出答案的。
" 成绩不好 "" 厌学倾向 ",是胡鑫宇留在录音笔与笔记本上的情绪表象,其背后原因仍有千万种,哪是 " 专家 " 空口白牙一个 " 都会过去 ",就当真能过去。
而之所以长期有害,是因为哪怕万分之一的机会,孩子信了你的承诺,熬过了这三年。
你拿什么保证,他一定收获得了拥有 " 大量良师益友 " 的人生?
都什么岁数的人了,还不明白人生大概率都是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吗?
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还是那个道理,身处低谷的人需要保命的方法,而不是高悬上空却永远达不到的太阳。
且,问题还不止于此。
可能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的敏感吧,这一段空头支票前后的行文逻辑,也让我极度不适。
开篇罗列了胡鑫宇的各种心理问题,列完立刻就许诺 " 都会过去 "。
仿佛是在暗示 " 你遇上这些事儿,都不算事儿。"
这种对痛苦的轻视,往往就是压死轻生者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这类言语其实经常出现在亲子沟通中,最经典的体现便是 " 比较痛苦 "。
我记得我小的时候,每每倾诉学业之苦,家长多半都是一句:" 等你工作之后,就知道学校的时光有多幸福了。"
言下之意,你这点难受算个屁。
这句话给我带来的影响,大约就是:学业的痛苦没减轻,对家长倾诉的欲望也被磨灭。
还有一种 " 比较痛苦 " 的变体,叫做 " 反向卖惨 "。
即小孩子一有让大人不如意的地方,大人便开始大吐苦水,念叨自己多不容易,而小孩已经多么幸福。
《谁先爱上他的》也不问孩子具体原因,只用比惨去强行给 ta 灌输 " 幸福 "。
甚至也未必是对孩子,我发现用比惨来忍受苦难,可算是一种融入血液的东亚文化。
火极一时的二舅视频,最终的败笔也是那几句 " 对比苦难 "。
Bilibili @衣戈猜想我不否认,对部分成年人而言,开开比惨大会,互倒苦水,或许是一种无奈但有些效用的舒压方式。
但关于 " 比惨法 ",一个望周知的原理是——
依靠此法,是无法减轻任何惨状。
它的舒压感,来自于依仗 " 对方比我还惨 ",来提升自我对惨况的容忍程度。
且对心思敏感的人而言,它天然就附带着 " 你这种情况,还不够格抱怨 " 的意味。
再提一点," 比惨法 " 起作用的根本前提在于,你对对方的惨状,是有同理心的。
也即是说,你得能对对方的经验共情。
这也是为什么,在不同位置的人之间,这一方法基本是无效的。
——不信瞧瞧《悲情三角》里,暴发户和服务生大谈 " 生活不公 " 时的丑态。
同理,在代际的隔阂下,在地位的悬殊中,这种沟通也不会有现实性。同样经历过成长之困的大人不去理解孩子,反倒要求孩子先理解自己?
这种话术除了关闭他们的倾诉欲,根本得不到任何效用。
《谁先爱上他的》而这,往往就成为了雪球越滚越大,最终滑落山崖的开端。
多可悲。
其实家长只需要给予一个肯定痛苦的态度,与倾听痛苦的耐心,便有可能掐灭悲剧的源头。
我们终于熬到最后一段——将第二段末尾与第三段放至一起,因为它们的核心问题一致:给痛苦上价值。
痛苦和悲伤要被感受到才有意义,才能激发 " 壮怀激烈的男儿豪情 "。
以及 " 孤独是人伟大情感中最珍贵的一种。"
这位专家大约生活在桃花源里,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
2023 了,还整这些被诟病多年的鸡汤励志文。
于这种把痛苦唱成歌的行为,大家早已清醒——
它可以是苦难者的自救方法,却不可是旁观者的劝诫。
好比烂尾楼里的人们可以将漏风房装点的富有生机,那是为了活下去。
但记录者不能称其为一种新式家居美,将苦难变成风尚。
来源:鹅厂——中国人的一天《八旬老人独居山中烂尾楼:自己开荒种菜、路上常遇毒蛇》不然,则又是否认痛苦的一个变体。
其实细心人会发现,综上总总,从 " 想想父母 ",到 " 未来会好 ",至 " 没有痛苦何来壮志 ",渐渐地都指向了一种暗示。
即说出这些话的人,他不相信。
不相信每一个死心已定的人,都曾尽最大努力地活过了。
而这,正是整封信字里行间的 " 吃人 "。
你谈的那些 " 责任 ",他大概率努力尽过。
你谈的那些 " 意义 ",他也极可能努力找过。
但结果就是,痛苦压倒了一切。
最后一丝气力的求助,需要的是一个能替他减负的方法,或指明一条他从未设想过,又切实可行的自救新路。
胡鑫宇笔记于胡鑫宇,或许是可以暂休一段时间学。
或许是可以走出这灰色的一亩三分地,去看一下世界,重新寻一下热爱。
我不完全的了解他,所以不敢断言,只是一个设想。
但无论如何,都比劝他再在同一条路上,熬同一份苦难,再为这份 " 熬 " 许一个莫须有的意义,要好得多。
《何以为家》最后,我还想聊聊文章末提到的" 孤独 "。
这其实是一个很正确的关键词,却被笔者用最糟糕的方式进行了阐释。
孤独感充斥了胡鑫宇案的每一个细节。
没有一个监控记录到他迈向死亡的步伐,一百多天的时间里,没有一个人发现他自绝的场所。
在社交软件上,他说到:
" 试着销声匿迹,原来真的无人问津。"
而与之相对应的,是他处处求助的痕迹。在并不隐秘的笔记本与课本上,他书写绝望。
在与父母的通话里,他展示崩溃。以及数次徘徊天台上的身影,都被校园监控记录着。
更不必说那支犹如死亡日记一样的录音笔,他许多次的记录,都是走在熙熙攘攘的校道上,不声张,却也不隐藏。
回头再看悬吊枯木 106 日的结局,不难想象,求助无门的孤单,成为了压死胡鑫宇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也不单是胡鑫宇。
太多正值青春期的少年们都曾感受过这种无人在意,无人理解的孤独。
《一一》只是有些仅是这段探索自我时期的正常附属品,有些却随着已然变形的心理状态,成为了一个逃脱不开的牢笼。
就像《德意志零年》里那个被所有大人剥削的单薄少年。
他不够年少,能在破败的人世间享受暂时的无忧无虑。
他也不够年长,麻木到承受得住命运的重压。而讽刺的是,令他对生活如此无望,最终推着他走上绝路的,就是大人的一番毒鸡汤。如何认识这种孤单感,确实关键。别的先不说,总之不是电影中这样,更不是《五分钟》那般。
毕竟不是所有的孤独都能成就《百年孤独》,而无论拿到诺贝尔奖与否,也不必要去身患残疾。
于所谓 " 孤独 ",给出孩子们一点点个人经验便是——
世上没有哪一种情绪全然地孤独,包括孤独这种情绪。
你是独特的,但人类也是庞大的。
大概率你所体验到的每一种情绪,都曾有人体验过,经历过。
只是或许相距太远,你不曾亲自认识。
理解这个,不是为了找寻他们比惨,而是想让你知道,你脚下倍感孤凉的这条路,它其实并不人迹罕至。
它看着破败,因为千万人踏过。
所以它一定有出口。
这不是空头支票,关于这条路的万千答案,在电影里,在书籍里,在许多他人的故事里,是现成的,早已准备好了的。
答案真的不遥远,只是方向或许偏了。
如果对身边人已绝望,不妨去这些地方找一找。
再找一找。
至于那些让你倍感绝望的成年人嘛。
放弃对峙,绕开他们。
往往,在他们身后,就是被堵住的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