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东吴基金权益投资总部负责人 刘元海
(相关资料图)
“未来三至五年,A股或将迎来科技股时代!”东吴基金权益投资总部负责人刘元海这样认为。
18年证券从业经验,10年投资管理经验,刘元海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位成长股选手。观察刘元海的历史持仓,其能力圈并不局限于某个赛道,投资足迹遍布科技、消费、医药、新能源等板块,“我寻找成长股的主逻辑就是立足于时代背景,如果我判断现阶段这些方向可能有前景,我就会重点关注”。
站在当前时点,刘元海认为,无论中短期还是中长期,很多科技领域的细分方向可能都处在基本面上行的趋势之中。同时,当前股价也处在相对历史底部,值得重点关注。他相信,未来三到五年甚至更久,A股市场或将处于“科技股时代”。而他也会将科技股作为重点关注方向,以算力为抓手,努力寻找技术突破下的资本市场机会,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优选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白马成长股。
科技股时代有望来临券商中国记者:你的能力圈比较广,现阶段你坚定看好科技方向,主要是出于怎样的考虑?
刘元海:当前,我看好科技行业至少三到五年,甚至更久。很多科技行业的细分方向,无论中短期还是中长期,可能都处在基本面上行的趋势中,而当前的股价又处在历史相对底部的位置,值得重点关注。
具体来看,科技产业的长期向好主要有两大推手,人工智能和数字中国。从全球的角度来看,眼下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五到十年才出现一次的大级别行情,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正在促使人类走过移动互联网时代,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;从国内的角度看,数字中国建设有望成为中国未来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动力。两者叠加,意味着科技股未来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机会。
券商中国记者:能否展开讲讲人工智能和数字中国的投资机会分别来自哪里?
刘元海:人工智能方面,回顾最近两轮A股科技股的大行情,最近一轮是在智能手机普及的背景下,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浪潮,也带动了一些质地较好的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。再往前看90年代,当个人电脑进入千家万户,海外的科技股也是出现了一波比较大的行情。可以说,科技股在资本市场的大行情大概率都是靠着革命性技术推动的。所以,对于这波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资本市场投资机会,我个人是比较有信心的。
数字中国方面,今年2月底,数字中国建设的总体布局规划发布,这个政策规划的高度非常高,其中一个提法,就是要把数字中国的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这意味着,从宏观上,要以数据要素来提高经济生产效率。
科技板块以算力为抓手券商中国记者:科技板块涉及的概念很多,你会从哪方面切入,作为投资的主要抓手?
刘元海:算力是我未来两三年相对看好的一个细分领域。一方面,随着人工智能的推进,各大互联网厂商以及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都看到了这一块的前景,大家都会加大研发力度,对算力的需求可能是指数级提升的。另一方面,算力不仅仅受益于人工智能,也受益于数字中国的发展,比如一些数据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等。
如果再把算力的产业链细分,其实又涵盖了科技行业的很多细分领域。最上游是芯片,服务器芯片或者人工智能芯片,这其中可能也包括小芯片封装技术的投资机会;之后再到服务器,PCB板(印制电路板)公司也有望受益;再之后到模块,因为海量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很高,可能也会带动光通信模块的需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算力产业链上很多公司也做海外市场,部分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甚至更高,在这波浪潮中受益可能较大。
券商中国记者:除了算力,还有哪些细分领域的机会也值得关注?
刘元海:AI应用也值得关注。比如,人工智能技术在办公软件上的应用,就可以大幅提高办公效率。此外,还有金融方向比如金融数据库,视觉方向比如安防等等,人工智能一旦发展起来,可能带动的领域其实很多。坦白说,这些企业中到底有多少能真正跑出来,实现技术上的跨越,目前仍是未知数。但如果从中短期来看,受益于市场热点,相关企业想要在资本市场上实现估值提升还是有望做到的,本质还是因为投资者认可这个产业趋势已经开启了。
优选白马成长股券商中国记者:在确定投资的大方向后,你怎么筛选个股?
刘元海:我会致力选择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白马成长股。从我的投资经验来看,一个大的产业趋势出现之后,白马成长股的表现大概率不会跑输这个行业的平均水平。同时,白马成长股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,就是价格波动可能往往会小于黑马股,对持有人来说,体验也可能会比较好。
券商中国记者:当一个板块的市场关注度提升时,资金很可能快速涌入产业内的头部公司,你如何看待龙头公司可能出现的估值过高的问题?
刘元海:在十几年投资科技股的过程中,我自己也是边干边学。以前我对科技股的估值会比较纠结,比如,基于当前的盈利预测,如果估值高到五六十倍,我会觉得过高,基本就不考虑了。但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,我错过了一些比较优质的股票,后续我也进行了反思。我认为,对于科技股的投资,重要的还是把握产业大趋势。如果某个细分领域的潜在发展空间较大,即便基于当前的盈利预测,算出来的估值比较贵,长期发展的上限也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消化这种高估值。所以,我的经验是,要努力看清楚一只科技股远期的市值空间。
当然,在投资的过程中,我也会密切跟踪这个产业的推进速度是否符合我的预期。以元宇宙为例,到了2022年初,元宇宙领域的代表企业在技术上遇到了瓶颈,加上在传统业务上受到压制,出现了大规模减员的情况,那时,我的判断是这个方向在中短期内可能难以有质的突破。我的原则是,如果经过观察,发现产业的发展进度不如预期,可能出现有比较大的波折,这时,我的操作就会趋于谨慎。
责编:汪云鹏校对:姚远
关键词: